
生物醫(yī)學光子學,一門將光學與生物醫(yī)學完美融合的前沿交叉學科,正逐漸揭開生命科學的神秘面紗。自上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這門學科便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和臨床醫(yī)生的關注。隨著激光技術、光纖技術、光譜技術等光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生物醫(yī)學光子學不僅為醫(yī)學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還為臨床應用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它利用光的特性,如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從微觀到宏觀,從細胞到組織,對生物體進行無創(chuàng)或微創(chuàng)的探測、診斷和治療。生物醫(yī)學光子學的研究范圍廣泛,涵蓋了光學成像、光動力治療、光學分子成像、光學生物傳感器等多個領域,這些領域相互交織,共同推動著生物醫(yī)學光子學的發(fā)展。
慕尼黑上海光博會期間,生物谷將攜手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為期一天的專題研討會,盛邀來自知名大學、科研機構的生物醫(yī)學及光學專家,以及來自企業(yè)的特約嘉賓,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這個全新的技術領域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以及生物醫(yī)學光子學技術如何為科研及醫(yī)學領域提供服務。
論壇內容將從生物光學傳感與調控、生物芯片、光學診斷與治療、組織光學光譜與成像等多方面去展示這個全新的融合領域為我們科研及醫(yī)療人員帶來的變革及便利。同時也會共同探討生物醫(yī)學光子學未來的發(fā)展與挑戰(zhàn)。
論壇亮點
* 介紹三類新型的納米探針設計、制備和性能測試及在光學儀器、芯片檢測、生物醫(yī)學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AO-TPEFM技術及其在活體組織成像中的應用。
* 介紹受激輻射光淬滅超分辨顯微成像和光譜解析單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技術,活體三光子腦神經成像設備和飛秒光源開發(fā),相干光學層析/顯微成像和寬譜/掃譜光源和自適應光學和自適應光源以及調制選通探測器等。
* 生物醫(yī)學表征與藥物質量控制的光譜和顆粒分析解決方案。
* 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以其獨特的長波長紅外飛秒激光光源,展現出深穿透性、低光毒性、低散射及高檢測效率等多重優(yōu)勢。
* 控制細胞微環(huán)境參數,引導構建功能血管,推進人工組織構建與調控研究。
會議時間
2025年3月11日10:00- 15:30

*具體會議日程以現場為準
嘉賓介紹
楊旭三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
先后任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醫(yī)學應用物理平臺負責人、首席科學家。博士畢業(yè)以來一直從事生物醫(yī)學光子學相關研究,先后在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康奈爾大學以及美國西北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21 年起在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系擔任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特邀參加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Photonics West、PIERS以及光學學會(OPTICA)IONS等國際會議做大會/邀請報告多次。擔任光學學會(OPTICA)光學設計成像技術組副主席,任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和Frontiers in Photonics等期刊編委和客座編委。
何思聰
南方科技大學
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活體高分辨多光子熒光成像技術的開發(fā)及應用。近年來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Elife,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擔任中國激光雜志社青年編輯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共聚焦專業(yè)委員會委員、Chinese Optics Letters期刊青年編委等。
楊樹明
西安交通大學
教授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首席科學家、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陜西省重點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帶頭人等。被遴選為國際納米制造學會(ISNM)會士、亞洲精密工程與納米技術學會(ASPEN)理事;擔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和幾何量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微納米測量與儀器分會副理事長、微納光器件與系統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集成電路測量與儀器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微納制造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周磊
堀場(中國)貿易有限公司
生命科學業(yè)務拓展經理
2011年博士畢業(yè)于四川大學,同年加入HORIBA Scientific。主要從事拉曼光譜、熒光光譜、顆粒粒度分析及分子互作分析儀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市場開發(fā),同時負責化藥/生物制藥表征與質量檢測等客戶支持工作,具有多種技術聯用的實驗室及在線/離線過程分析的解決方案相關經驗。
黃暉
徠卡顯微系統
應用工程師
博士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生物醫(yī)學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熒光探針的設計與合成及其在臨床疾病中的應用。在Nat. Commun.,eLife,Anal. Chem.等國際期刊發(fā)表多篇論文,獲得多個中國發(fā)明專利授權。現就職于徠卡顯微系統,主要負責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DIVE、超高分辨STED、快速熒光壽命成像FALCON、及高端寬場顯微鏡的技術支持工作。
快來加入我們,一起探索生命的奇跡,見證生物醫(yī)學與光子學的無限可能!
岳濤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副研究員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微納機器人分會理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決策專委會副秘書長、中國醫(yī)藥生物技術協會3D打印技術分會委員。長期從事微納機器人、微流控芯片、生物信息與生物智能研究,在微納操作與檢測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攻克了非接觸微操作、微制造和封閉微尺度環(huán)境控制,以及血管化器官芯片及其應用等關鍵技術。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3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等。
點擊鏈接注冊參會:https://dwz.cn/qSTde0yL
企業(yè)合作
慕尼黑上海光博會致力于為行業(yè)內專業(yè)人士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交流平臺,為企業(yè)增加品牌曝光率、提升知名度、展示公司實力。以下是為企業(yè)提供贊助參與方式,贊助席位有限,歡迎踴躍參與!
熱門贊助項目:
• 大會套餐贊助
• 單場演講報告
• 單場茶歇贊助
聯系方式:
聯系人:Grace Qu(瞿穎)
電話:+86-21-2020 5543
郵箱:grace.qu@mm-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