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行業是機械行業的基礎,相對機械裝備業而言,齒輪工業屬于技術最密集、資金最密集的行業。齒輪及其齒輪產品是機械裝備的重要基礎件,絕大部分機械成套設備的主要傳動部件都是齒輪傳動。齒輪行業是機械基礎件中最大的行業。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十一五”以來,齒輪行業實現了高速發展,已發展成為齒輪制造大國。一、現狀與規模
1.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十一五”期間是齒輪行業高速增長期,行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產品出口年均增長30%以上。進入“十二五”是行業發展盤整期,增長速度放緩,年均總產值增長率回落到4%,出口增長率回落到7%。從“十三五”開始至今,行業進入穩定發展期。據對齒輪行業800家規模以上企業的統計,2019—2021年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是1.97%、9.44%、13.3%,全行業平均利潤率達到9%,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2022年統計企業數增加到998家,由于統計面的擴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原因,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率為0.69%,營業收入總額為1828億元。依據這個統計大樣本、參考歷年數據及進出口情況,齒輪行業實際營業收入總額約為3000億左右。從出口數據看,2020年以前一直徘徊在60億美元左右。2021年一度曾達到100億,2022年回落到82.89億美元。
2.優勢企業業績突出
經多年市場起伏的磨練,行業骨干企業轉型升級取得較好成效,企業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力度,實施企業信息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致力于高質量發展,涌現出了一批管理先進、產品高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如南高齒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風電齒輪箱生產商,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因產品的先進性和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又如陜西法士特,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重卡變速器生產商,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尤其在企業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制造方面為齒輪行業提供了樣板。浙江雙環公司近年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經營規模快速發展,主營收入超過70億元。太平洋精鍛在穩定傳統汽車零部件市場的同時,近年來著力拓展新能源汽車領域和輕量化領域的新市場,公司經濟效益快速提升,2021年經營業績逆勢而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
3.創新能力顯著提高
近年來齒輪行業產學研用相結合在齒輪基礎共性技術方面,在高鐵、風電、商用車、乘用車、三峽工程等應用領域取得了一批在國家層面有重大影響的成果,獲得多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二等獎,從總體技術水平判斷我國齒輪技術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某些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例如,在齒輪基礎共性技術方面,南高齒、鄭州機械研究所多單位合作完成的“高端重載齒輪傳動裝置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工業齒輪方面南高齒、杭前進、重齒等單位聯合攻關,使我國風電齒輪箱扭矩密度達到200N.m/kg,單臺最大功率16MW,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乘用車齒輪箱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完成的“前置前驅8檔自動變速器研發及產業化”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乘用車串并聯混合動力變速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多項技術發明,實現了百公里油耗4.3L的節能效果,已在廣汽、長城等企業成功應用;在商用車齒輪箱方面,陜西法士特等單位完成的“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高鐵齒輪箱方面,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所等單位完成的“高鐵列車用高可靠性齒輪傳動系統”獲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船用齒輪箱方面,杭州前進齒輪箱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多單位完成的“大功率船用齒輪箱傳動與推進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齒輪加工工藝及裝備方面,由重慶大學、浙江雙環傳動機械公司等單位完成“復雜修形齒輪精密數控加工關鍵技術及裝備”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樣從齒輪共性基礎技術、關鍵產品技術到加工工藝及裝備技術形成了系列化的成套技術,在我國高端齒輪制造的自主可控,向齒輪制造強國邁進方面上了新臺階。此外,有不少企業為適應市場,也主動加大了研發力度,不少企業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企業研發中心、企業技術研究院等機構,加大投入、吸引人才開展應用技術和產品技術研究,取得了大批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目前為止齒輪行業有法士特、杭前進、南高齒、雙環、太平洋精鍛等10家企業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有12家企業獲得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稱號。還有不少企業獲得了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二、齒輪行業存在的短板
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從整體來看,齒輪行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1.行業發展不平衡
頭部優勢企業經營業績突出與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同時存在,中小企業由于創新不足,同質化競爭,壓縮盈利空間。2022年行業仍有16%虧損面。
2.高端齒輪產品還不能完全自給
我國2021年進口齒輪產品133億美元,貿易逆差50億美元。其中各種車輛用變速箱及零件占進口額的80%,高端齒輪箱還不能完全自主可控。
3.高端的設計分析、動態仿真軟件主要來自國外,短時間內還難以改變
4.高端齒輪加工制造裝備和量儀嚴重依賴進口
綜上所述,目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國齒輪行業要實現自主可控,必須堅持創新驅動,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相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一定會實現由大到強的目標。